好設計和德國人思維方式分不開

資訊頻道 - 觀點·話題 來源:深圳晚報 作者:cdo 2014-06-09

德國人嚴謹背后是人性化

管普查,深圳市銳奧品牌的設計總監(jiān) 深圳市平面設計協(xié)會理事

憑借作品《十二生肖》獲得了2013年深圳創(chuàng)意設計新銳獎

在柏林,我觀察到很多細節(jié),細到地磚的接縫和商場墻壁上的logo材質。我發(fā)現,德國設計的先進不是只用高檔的東西,有時候,他們僅僅用低成本的手段,通過優(yōu)良的設計和嚴格的執(zhí)行標準就能獲得高質量的效果。有些高檔品牌的柜臺logo竟然是用的非常廉價的材質——不干膠貼。在國內,很多客戶是不愿意接受的。但是德國人細心雕琢出來,甚至不到一毫米的線條都非常清晰工整。有些字不到一平方厘米大,在中國供應商都不愿意接這種活。這都讓我很驚訝,事實上,只要認真一些每個人都可以做到。但是很多國內的人,包括設計師沒有這個意識,認為做一個東西差不多就可以了。

我還看到,德國房間的窗戶都往里面開的,這是他們基于方便和安全的考慮。所有的插座有一個凹進去的槽,并加了蓋子,對于小孩子來說就很安全。在機場,我看到一個廣告燈座的下面加了兩個小輪子,便利于搬運。這些都讓我想到,德國人的嚴謹的背后并不是死板,而是極度的人性化。

在dmy展覽現場,所有展覽都在向我們傳遞一句話:我想要有不一樣的生活。這并不是出于刻意的標新立異而是對生活的熱情態(tài)度。有一個創(chuàng)意叫“有情緒的家具”:憂傷的臺燈,兩面性的柜子,孤獨的床。冰冷的家具賦予人的情感,而這并非藝術家個人的情緒,是捕捉了大家的共性的東西。這里面帶有設計者很深的思想。

參觀了柏林的幾家創(chuàng)意公司后我也感覺,深圳創(chuàng)意公司的品類相對單一一些,新興的,諸如多媒體,互相網類的設計公司是很少的。

設計和德國人思維方式分不開

高仍東,飛亞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創(chuàng)新設計部副主任設計

以極限(車元素)系列表及神舟八號、九號航天表等作品獲得2013深圳創(chuàng)意設計新銳獎

dmy展覽很接地氣,不是高大上那種,和觀眾沒有距離感,在那里任何一個東西只要創(chuàng)意好觀者都可以融入,而且這是個年輕設計師非常國際化的展現舞臺。dmy展覽之外的更有看頭,在柏林,大到城市規(guī)劃,大型建筑,小到一個公車站站牌,一個街頭垃圾桶都體現出柏林特有的創(chuàng)意文化,德國如今有這么強的競爭能力,和他們的思維方式分不開,他們坦誠正視自己的歷史,而在創(chuàng)意設計方面的思維一點不受限,體現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尤其深刻的印象是柏林街頭看到的car2go這個自助租車項目,柏林街頭停著不少奔馳smart車,只要事先辦了卡,掃一下擋風玻璃前的智能讀卡器就能上車開走,每分鐘29歐分,到目的地以后任意公共停車位停好,下一個人又可以接著用。據說目前德國已經有幾十萬人注冊了這種智能租車服務,其實這就是一個絕妙的創(chuàng)意。

產品的設計意味著對社會的設計

劉建輝,深圳矩陣縱橫(matrix design)設計總監(jiān)及合伙人

以“萬科重慶悅灣銷售會所”等五個作品獲得2013年深圳創(chuàng)意設計新銳獎

dmy展里面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lost and found(失物招領)創(chuàng)意展品。來自斯洛伐克的15個學生,將斯洛伐克的傳統(tǒng)家具殘品進行重新設計,鑲嵌或者拼接新的現代材料,讓這些用了幾十年的傳統(tǒng)家具散發(fā)迷人的光彩。事實上,同樣的創(chuàng)意效果在柏林市中心的德國國會大廈這個偉大的作品中體現。

國會大廈是德國的最高權力的象征,1933年的“國會縱火案”以及二次大戰(zhàn)中,大廈遭到嚴重毀壞。后來英國建筑師諾爾曼·福斯特爵士用高科技手法與傳統(tǒng)建筑風格巧妙結合,保留建筑的外墻不變,以鋼結構重做內部結構體系。1999年正式啟用的國會大廈建筑外觀盡量復原,所有曾經發(fā)生的事跡都被保護下來,包括紅軍戰(zhàn)士刻下的口號,高雅簡潔的設計風格和德國建筑施工的高水準讓整座大廈的細部幾至完美。

新柏林是在戰(zhàn)爭損毀的基礎上重建的,但是這座城市卻并不缺乏歷史風貌和古老的厚度。目前我們看到的老建筑并不是全部推倒新建的假古董,而是在老建筑的基礎上設計精心修補和創(chuàng)意而出的。柏林藝術大學校長洛塔爾·羅邁因曾經說過:產品的設計也總是意味著對社會的設計。造型通過對社會及文化的變化所作出的具有遠見的反應,塑造著我們生活的時代。柏林,值得我們中國設計師深入思考。

 

聲明:站內網友所發(fā)表的所有內容及言論僅代表其本人,并不反映任何網站意見及觀點。

全部評論

暫無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