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訣在于專注和簡單
蘋果創(chuàng)始人喬布斯
設計是個很有趣的單詞。有些人認為設計指的是外觀。當然不錯,但如果你深究這一概念,你會發(fā)現其實它指的是某一作品如何運作。為了設計出一個出色的作品,你首先需要讀懂你作品的含義及其工作原理,這的確需要激情才能使你耐著性子慢慢領略其中的含義,切勿囫圇吞棗。
創(chuàng)造力只是把不同的事物聯系起來。如果你問那些富有創(chuàng)造力的人是如何做到的,他們也許會感覺有些慚愧,因為他們沒有真正的創(chuàng)造,他們只是看見了某種聯系,在經過一段時間后,這種聯系對他們來說已經顯而易見。他們能把以前的經歷聯系起來,組成新的事物。我們這行的很多人都缺乏豐富的閱歷,所以,最后他們能拿出的只是一些線性解決方案,沒有以一種寬闊的視野來看待問題。一個人對人生閱歷的理解越寬闊,其設計就越出色。
這就是我的秘訣——專注和簡單。簡單比復雜更難,你必須努力讓你的想法變得清晰明了,讓它變得簡單。但是,到最后,你會發(fā)現它值得你去做。因為一旦你做到了簡單,你就能搬動大山。
對文化積累的活用是了不起的創(chuàng)造
創(chuàng)造力的獲得,并不是一定要站在時代的前端。如果能夠把眼光放得足夠長遠,在我們的身后,或許也一樣隱藏著創(chuàng)造的源泉。也許未來就在前面,但當我們轉身,一樣會看見悠久的歷史為我們積累了雄厚的資源。只有能夠在這兩者之間從容穿行,才能夠真正具有創(chuàng)造力。
所謂設計,就是通過創(chuàng)造與交流來認識我們生活在其中的世界。好的認識和發(fā)現,會讓我們感到喜悅和驕傲。
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價值豐富的文化積累。如果能夠把它們看成是陌生的東西,加以活用,是比無中生有更了不起的創(chuàng)造。我們的腳下埋藏著巨大的礦脈。我們需要的只是發(fā)現的眼睛。搜集世界各地的“普遍性”,以及在各種文化中誕生的“這樣就好”,然后再以最合理的設計生產商品,使這一商品在世界范圍內得以流通。
設計是促進經濟發(fā)展的動力之一,對企業(yè)來說,是一種重要的經濟資源。對設計冷靜、準確而有效地使用,能增加企業(yè)的溝通能力,提高其競爭力。
時間、文化、地點是建筑設計的要素
世界著名華人建筑師貝聿銘
東方文化更崇尚人文主義,以人為本。建筑設計中人的比例很重要,我總是試圖在我的建筑設計中做好這一點。
我所追求的不是建筑的時尚和式樣,而更注重于建筑所在地的情況。我希望通過充分深入地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氣候、自然和地理條件等,真正地達到“深入其境”。
設計特色本身也是一種約束。我并不羨慕那些有強烈個人風格的建筑師,他們有時由于未能顯現原有的設計特色而使業(yè)主感到失望。我一點兒都不羨慕他們,我感到沒有固定的風格給了我更大的設計自由。
我強調的是因時、因地、因事而設計的分析型手法,時、地、事都是可變因素。我的分析手法要求我對三個基本要素——時間、地點和目標全方位了解,并找到其中的平衡。設計思維應貫穿整個設計過程,使之成為建筑作品的決定性力量。

全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