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研哉
二零零一年八月,原研哉先生接到田中一光先生打來的電話,邀請他加入無印良品(MUJI)的咨詢委員會,擔任藝術指導的工作。
在原研哉對無印良品的概念提案中,他一直做著一個堅持——使其設計達到一種“看似空無一物,卻可容納百川”的氣質。
無印良品無論在產品或空間裝潢上一貫的極簡風格。
極簡,似乎已成為一種不成文的規(guī)定,像專屬烙印一樣印在這個品牌的理念之上。原研哉本身的希望是,讓無印良品的產品去成為一種空無一物的容器,來取代信息本身,留給大眾足夠的屬于自己的想象空間。
“以接受多元解讀的向心力為核心,讓人們得以寄托自己的所有可!痹谶@里,他想傳達的,是一種從設計概念中迸發(fā)出的,無聲勝有聲。
在無印良品的宣傳上,原研哉也在朝此方向努力。
一組以“地平線”為主題的宣傳廣告。藤井保,攝于玻利維亞安第斯山中的“烏尤尼鹽湖”。
·地平線——分天與地為二。
·地平之線上,空無一物,卻蘊含所有。
“我們?yōu)槭裁葱枰@樣一條地平線呢?
“我們想讓人們看到一個能夠體現普遍的自然真理的景象。
“當人立于地平線之上,會顯得非常渺小。這幅畫面雖然單純,卻能深刻地表現出人與地球之間的關系!
為了這條地平線,他與攝影師藤井保翻山越嶺來到玻利維亞安第斯山中的“烏尤尼鹽湖”,進行了歷時五天的攝影。這樣一組從許多意義上來說都詮釋著極簡的作品,也正是原研哉“虛無”主義的一種體現。
(Found MUJI:Searching throughout theworld for durable and long-lasting daily necessities, MUJI refines found items to suit our changinglifestyles, cultures and customs, reproducing them at reasonable prices.)
原研哉曾指出,無印良品不主張品牌個性突出或具有特定的美學意識。比起很多品牌以誘發(fā)消費者產生所謂“這個最好”,“非它不可”的強烈喜歡為目的,他反倒希望消費者產生“這樣就好”的滿足感。
“今天的世界到處都是‘文明的沖突’,這說明長久以來自由經濟所提供的利益追求是有限度的;僅僅是主張自己文化的獨特性是無法與世界共存的。在今后的世界中,關注全局,抑制利己主義的理性精神將會取代小眾文化優(yōu)先的價值觀!薄《設計中的設計》原研哉
同時,原研哉又強調,世界化的設計,在其心目中,是不存在的、是不合邏輯的:“日本的設計就永遠是日本的設計。就以MUJI為例,永遠都不會由一個日本品牌變成世界品牌?偣6000多個項目的MUJI,都是由當地擁有共通語言的設計師,以當地人的生活模式及習慣為基礎而完成的設計。作為一個有悠久設計歷史的國家,我們并不熱衷于成為全球化的一分子,過分單純化的普及是我們必須努力避免的。”
原研哉的“五感”
Kenya Hara with 'five sensors'
“我們的身體中,并不是只有一個腦,在遍布全身的每一個穴位中都有一個腦。這種想法的意義,在于我們可以把所有的“腦”都當成我們設計工作的對象!
·記憶并不是簡單地再現過去,而是在接受外部信息的同時,依次被一一喚醒。
原研哉認為,在傳達的角度上,設計能帶給人類的感情的來源不僅限于視覺!案惺堋笔且环N由多重因素的刺激下,與自己的親歷所結合,會產生的一種因人而異的感覺,在某些時候更是會與某些具體的回憶,曾目睹的具體場景有所聯系。
案例1
踏雪的記憶·長野冬奧會開幕式的節(jié)目冊
這次,原研哉想找到一種既適用于冬季的慶典,又能喚起人們對“冰和雪”的記憶的“紙張”來進行設計。
封面使用了一種松軟的紙張,使用壓凹和燙透的表現技法,使文字部分凹陷下去,且凹下去的部分像冰一樣呈現一種半透明的效果。
·將文字的金屬模版加熱,壓在紙上,文字部分出現凹陷,因為熱的作用,部分紙纖維融化,呈半透明狀
案例2
柔化了的觸覺空間·梅田醫(yī)院標識系統
所有標識使用“白色純棉布”設計,底座被安置在天花板,墻壁上,房間號與提示信息用絲網印在棉布上,感覺可隨時被脫卸下來清洗。
在棉布的柔軟的質感為病人(這家醫(yī)院住院的通常還會有許多產前后靜養(yǎng)的產婦)帶來細膩溫暖的氛圍的同時,原研哉還指出到相當重要的另一點:一般來說,白色棉布是最怕臟的東西,之所以如此設計的一大重心也在于潔凈的白布傳遞出的信息:我們經常清洗容易臟的東西。
“這和一流飯店用的都是白色的桌布是同一個道理。桌子用來放菜,很容易變臟,要隱藏桌上的污跡,可以使用深色或塑料的桌布。但第一流的飯店為了表明它們能提供最好的,最清潔的服務,肯定堅持使用白色桌布。”
簡單來說就是:所謂“感覺”以一種很難說的方式互相滲透。
事物本無固有的屬性,是人將主觀印象托放在其上,我們利用好這種微妙的潛意識產生的感覺,通過視覺化了的形式刺激,達到我們所需的預期效果。
原研哉的“陌生化”精神
defamiliarization and recognition:re-design
原研哉相信:將已知的事物陌生化,更是一種創(chuàng)造。他在二零零零年四月曾策劃過一場名為“RE-DESIGN——二十一世紀的日常用品再設計”展。
簡單來說,就是將日常耳熟能詳的生活用具進行再次設計。
“日常用品是一個經過時間的淘洗,千錘百煉而成的成熟設計群,這是一個當代設計師很感興趣但短時間內無法取得超越性成果的設計對象!
解決社會上多數人共同面臨的問題,是設計的本質。
·原研哉認為,以“日常用品”作為設計對象一點都不怪異,相反是一個非常自然且貼切的方法,去對處理人類所“共有”問題的設計概念進行重新檢驗。
他在《設計中的設計》一書中對提案者們的作品進行過詳細的講解分析。因其中包含他本人對這層概念的闡述以及對我們的理解非常有意義且有趣的設計師的想法與作品,在此為大家介紹一下。
提案1
方筒衛(wèi)生紙·坂茂
·在建筑界,坂茂也以敢大膽使用最廉價、最脆弱的材料而聞名。
漢諾威博覽會日本館,20002000年漢諾威世博會上,坂茂設計的日本館完全采用再生紙打造,其拱筒形主廳由交織成網狀的紙筒組成,并用織物和紙膜進行內外部圍護。在長達半年的世博會舉辦期間,日本館經歷了烈日暴曬和刮風下雨,既很好的完成熱量阻隔也不曾漏雨,讓全世界對坂茂和他的紙質建筑刮目相看。有意思的是,最終日本館在拆卸后運回了日本,并制成小學生的練習本再次循環(huán)使用。
這次坂茂的作品是:有著方形內筒的衛(wèi)生紙卷。
在抽取卷在四角形紙管的衛(wèi)生紙時,一定會因為產生阻力而發(fā)出“咯噠—咯噠—咯噠”的聲音。若是平常圓筒狀的衛(wèi)生紙,輕輕一拉便可很順滑地取下紙張。
這個設計的用心之處正在于它的不便:抽取紙張時的阻力發(fā)出的信息和實現的功能便是節(jié)約能源。
提案2
“換氣扇”CD播放機/紅茶茶包·深澤直人
這是一款外形與“換氣扇”非常相像的CD播放機,使它播放的方式是拉一下垂下來的繩子——這個過程就好像開換氣扇一樣。
·即使明明知道它是CD機,腦海里卻總想著換氣扇的形象。當我們凝視這臺播放機時,身體就會產生相應的反應!疤貏e是臉頰附近的皮膚,感覺似乎格外的細膩和敏銳,簡直就像等待吹過的風一樣等待著播放出來的音樂!
紅茶茶包。這個設計將茶包的提線部分設計成環(huán)狀,且環(huán)的顏色與紅茶的顏色是一樣的。
·長期使用過程中,飲茶人應會意識到,茶的顏色與環(huán)的顏色之間的聯系,以此作為參照,比如將茶泡得比環(huán)的顏色濃一點,或淡一些。
原研哉推崇并熱衷于這種將已知事物“陌生化”的模式。
“給一件事物下定義或用文字記述下來,并不見得就是對其有所了解。如果能夠先將已知的事物陌生化,然后再挑戰(zhàn)其真實性,才有可能深入了解它!
一個杯子是用來盛水的,我們去追逐它的本源目的,才不會被現行的構造和趨勢所禁錮。換句話說,只要你設計的物品可以盛水就可稱其為杯子,這樣設計的思維才會更加活躍。
原研哉的作品
一些散裝的原研哉的視覺設計作品:
2017年部分作品:
La Seine Musicale音樂表演藝術中心
視覺設計
POWER LOUNGE 國內線候機室
視覺/空間設計
MUJI Diner宣傳
視覺設計
無印良品のカレー 海報
每年的夏季,無印良品會在咖喱網站“カレープロモーション”上公布最新的視覺海報。
Japan House 開幕 策展人
Japan House是為了加強日本在國際社會中的文化傳播而建立的。
建筑主體由隈研吾設計,原研哉擔任該項目設計總監(jiān)。
Everyday Life-signs of Awareness 每天的生活-意識之印 展覽
是為了紀念日本和丹麥建交150周年而展開的,原研哉負責了“無印良品”、“HOME”兩部分策展及本次展覽的主視覺設計與標題說明設計。
HIROSHIMA APPEALS海報
HIROSHIMA APPEALS是倡導和平、廢棄核武器的公益項目,每年都會邀請一位平面設計師來做這個項目,2017年原研哉設計了這個公益項目的海報。
海報展現的是站在蘑菇云的視角下核武器爆炸的樣子。
設計師?“生活家”
“我是一個設計師,可是設計師不代表是一個很會設計的人,而是一個保持設計概念來過生活的人、活下去的人。
“就似是一個園子里收拾整理的園丁一樣,我每天都在設計園子里做設計的果實,所以不論是設計一件好的產品、或是整理設計的概念、思考設計的本質、抑或以寫作去傳播設計理論,都是一個設計師必須要做的工作!
創(chuàng)意,并不是要讓人驚異于它嶄新的形式和素材,而應該讓人驚異于它居然來自看似平凡的日常生活。

全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