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濟南國際雙年展青年策展項目“世界世界著”啟幕

資訊頻道 - 展會 來源:藝術中國 作者:cdo 2020-12-21

首屆濟南國際雙年展青年策展項目啟幕活動現場合影

首屆濟南國際雙年展青年策展項目“世界世界著”于2020年12月13日上午在濟南市美術館啟幕。中央美術學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范迪安,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書記、廳長王磊,山東美術館館長、山東省美術家協會主席張望,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館長張子康,中央美院教授、國家主題性美術創(chuàng)作研究中心副主任于洋,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副館長王春辰,中國美術家協會策展委員會委員楊衛(wèi)等領導和嘉賓出席活動并參觀展覽。

中央美術學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范迪安在啟幕活動上致辭 

作為首屆濟南國際雙年展青年策展單元的組成部分,“世界世界著”圍繞雙年展“和動力”這一主題進行闡釋和生成,旨在展現中國當代青年藝術群體在多元文化語境下所呈現出的多重趨向和創(chuàng)作活力。展覽通過具有針對性的文化命題,探討如何通過藝術的方式進行對話和交流,在全球化語境下互鑒共融,以藝術創(chuàng)作帶動社會文化參與,進而引發(fā)深度、多元的思考。

本次展覽策展人姬忠鵬(左一)韓昆哲(左二)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中央美術學院院長、此次展覽主策展人范迪安(中)以及山東美術館館長、山東省美術家協會主席、本屆雙年展聯席總策展人張望合影(右二)、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館長張子康(左三)等嘉賓在展覽現場合影 

此次展覽共邀請12位藝術家的20余件作品參加展覽,作品豐富、表現形式多元。以架上繪畫和雕塑,影像、空間裝置,聲音裝置,互動裝置等前沿的藝術語言和表現形式,為觀者展現一個“世界化的、動態(tài)的世界!睋私,展覽題目“世界世界著”源于海德格爾“da weltet die Welt”。展覽通過生存場域、文化心理、仿像空間三個互通的層面,意在指向城市空間中的個體存在與表達,當代語境下文化的自我理解和他者理解,以及工業(yè)和信息化時代下技術理性的感性生成。以藝術的方式呈現動態(tài)的、個體的、內在的、當下的思考。 

其中王子月的五頻錄像空間裝置《小說?詩?》、李毓琪攝影作品《幼小者》、聲音裝置《一口氣》,哈妮斯的《柵欄的計謀》以及唐嘯™的多媒體影像裝置《黃金時代》,結合本土文化和外在經驗,以平等的視角觀察和理解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下,個體的生存、精神的寄托,對信息的生成和交換方式進行思考。

王子月 《小說?詩》五頻錄像&空間裝置 5分鐘尺寸可變 2018

 

唐嘯™ 《黃金時代》多媒體裝置 1分30秒 48×48×150cm 2019

李毓琪《幼小者》《一口氣》2019

 

哈妮斯 《柵欄的計謀》系列 布面油畫 137×143cm 150×170cm 2015-2016

陳量的書法作品《庾信“蒙密”句》、郅敏的陶瓷裝置《天象四神》、王立偉雕塑作品《吾有身》《空相》、何汶玦雕塑作品《永恒》,溯源文化本源,遴選特定的文化局部加以放大,突破了傳統(tǒng)的符號屬性,展示出另外一種當代文化形態(tài)。 

陳量 《庾信“蒙密”句 》450×220cm,涇縣宣紙、蘇裱裝池,2020

郅敏 《天象四神》陶瓷、綜合材料 210×55×40cm 2016

 

王立偉 《吾有身》牛皮、不銹鋼 33×45×118cm 2018

何汶玦 《永恒》青銅鍍金 27×17×16cm,20×11×14cm,23×14×14cm,23×12×16cm,20×15×13cm,2014

費俊的互動裝置《情緒幾何2.0》、王海洋的影像裝置《泰勒、泰勒》、李寶荀的繪畫作品《情動空間》、陳友桐的裝置影像《有秩序的空間》等作品借以數碼、繪畫、生物、數據為賽博時代的媒介手段,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不斷激活和建構新的藝術觀念,呈現出工業(yè)和信息化時代下技術理性的感性生成。 

費俊《情緒幾何》2.0互動裝置 尺寸可變 2019

王海洋《泰勒,泰勒》四頻影像裝置(彩色,有聲)《沉睡者》布面丙烯 2020

李寶荀《情動空間》布面油畫 125×210cm 2020

 

陳友桐《有秩序的空間》活體霉菌、營養(yǎng)基,實拍記錄、數碼打印 60×60cm×3 2008

此次青年策展項目得到了來自社會的廣泛關注,是國內青年策展人對于未來中國當代藝術的走向思考和探索的一次整體的面貌呈現。范迪安院長在開幕式上說:“和動力”這樣的主題深具傳統(tǒng)魅力與豐富內涵,不僅得到了青年策展人的認同,而且延伸了‘和’的內涵。青年策展人選擇的藝術家也不完全是青年,也有很多年長和資深的藝術家,這說明青年策展人獨到的眼光和膽量。這就促使今天的藝術生態(tài)形成更加活躍的局面。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參展藝術家費俊為范迪安院長、張望館長等嘉賓介紹作品

參展藝術家哈妮斯與觀展嘉賓現場交流

 

參展藝術家何汶玦與觀展嘉賓現場交流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館長張子康現場觀展

 

著名批評家、此次青年藝術項目學術主持楊衛(wèi)在展覽現場

策展人韓昆哲認為,“和”此一字,既內涵“和諧、和睦”的理想狀態(tài),在當前的社會治理結構和多元文化語境下,亦更具“和解”意味。身處這個世界化了并且依然世界著的世界,意味著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技術、人與景觀的共生共存,意味著在審視自己的文化身份的同時,尊重和理解不同的視野和目光,意味著在共在中自在,以自在之我參與共在。策展人姬忠鵬表示,此次濟南國際雙年展設立青年策展單元,為青年策展群體提供了良好的機遇和實踐平臺,希望能夠通過多元化的形式打開藝術創(chuàng)作面向社會公眾參與的開放式空間。 

觀眾現場觀展

啟幕活動結束后,在美術館一樓學術報告廳舉辦“青年策展論壇”。論壇圍繞《人類情感與機器情感》、《和實生物,同則不繼》、《新工筆的邊界與秩序》、《“地域”到“場域”——“藝術在他方:當代藝術的游牧”策展的定位與思考》、《同胚——山東當代藝術切片研究展》、《我們今天需要什么樣的水墨藝術》、《“世界世界著”——當代創(chuàng)作與社會文化參與》等主題進行學術交流。

 

“世界世界著”展覽策展人韓昆哲在研討會上發(fā)言

青年策展項目的設立既是對雙年展結構的一次有益嘗試和創(chuàng)新,也為國內青年策展群體提供了機遇。青年策展人前沿、創(chuàng)新的策展視野為雙年展提供了更加多元和新銳的視角。線上線下相結合,通過數字媒介與實體空間的互相補充、多維交融,突破了時間和空間上的地域限制,拓寬國際交流渠道,廣泛吸引藝術創(chuàng)作、藝術策劃、藝術產業(yè)等領域優(yōu)質力量參與到雙年展項目中來。交互性和參與性也將貫穿到觀眾參觀的體驗中,裝置類作品注重與觀眾的互動,將在觀賞形式上給予觀眾最大程度的沉浸體驗。 

展覽將持續(xù)到2021年3月12日,期間對公眾免費開放。

展覽海報


聲明:站內網友所發(fā)表的所有內容及言論僅代表其本人,并不反映任何網站意見及觀點。

全部評論

暫無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