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第31屆金曲獎8月14日主視覺首次曝光,平面海報與形象影片也一同釋出!
今年金曲獎典禮以“生命力”為主題,概念貫穿金曲31整體視覺,再次由顏伯駿擔任本屆視覺統(tǒng)籌。
視覺形象設計由新銳設計師盧翊軒操刀、典禮視覺影像統(tǒng)籌則由“二棲設計”視覺總監(jiān)林呈軒包辦,希望透過金色的延展與流動特質(zhì),呈現(xiàn)金曲的榮耀與海納多元的面向。
GMA 31st
曾因第28屆金曲獎主視覺榮獲德國紅點與iF設計大獎的顏伯駿,今年是第三度接手金曲獎主視覺設計。
他表示:“疫情之后全新主題策劃應運而生,金曲獎代表臺灣對于‘希望’的想象,不論是視覺宣傳到典禮本身,都期盼能用堅韌的生命力展現(xiàn)出金曲這份榮耀。”
在釋出的平面海報中,金曲獎座暗藏玄機,遠看是一座發(fā)光的獎座,近看則是由植物組成的繁盛花園,象征著金曲獎這個兼容不同文化的音樂平臺。
在這個后疫情時代的開端,亦將一如往常地保持柔韌、散發(fā)光芒,也象征著你我猶如一個個原子共筑萬千世界,迎向多元、共榮、百花齊放的社會。
首度擔任金曲“視覺形象設計”的新銳設計師盧翊軒,將心目中的金曲獎化作抽象意涵并融入此次的主視覺當中;
“金”不是一種單色,而是由深淺組成的漸變色,“宏觀的金色象征著至高的榮譽,微觀的金色充滿生命的多樣性,雖今年受到疫情影響,但最終想要傳達的『生命力』卻更加地凸顯!
視覺總監(jiān)林呈軒也表示今年因為疫情充滿考驗,“俗話說十年為一個時代,30跨到31就是下一個時代,我們都知道這些考驗終會過去,如同新生必將到來!
形象影片中提到,“新生的養(yǎng)分來自于終雪的融解;光芒在深淵中將更清晰可見”。
期盼把金曲獎座的精神“溶解”成各種養(yǎng)分,延伸灌溉到每一片音樂的土地,擴散的意象則代表不斷延展、打破框架的金曲獎。
第31屆流行音樂金曲獎頒獎典禮將于10月3日(星期六)晚間7時在臺北流行音樂中心表演廳舉行,屆時會發(fā)布31屆金曲獎入圍影片設計。
歷屆金曲獎主視覺回顧
2019: 金曲GMA30主視覺
2019是金曲獎30周年,可以說是華語流行音樂的重要里程碑。三十年來,華語樂壇風云變幻,金曲獎已成為聚焦音樂的世代對話平臺。
第30屆的核心創(chuàng)意概念是:“音樂回響,唱響金曲!
在設計上,將三十年來的華語音樂歷程濃縮,從時間刻度的回圈開始,以聲波振幅曲線進行延伸,取封閉曲線表現(xiàn)無盡的金曲時間軸,串起象征不同世代的音樂圓環(huán),看見時間刻畫下的點滴,讓聲音越傳越豐富,越唱越悠長。
JL DESIGN的設計,賦予金曲獎30年里程碑以更多承先啟后的意象,用簡約而充滿情感的畫面,刻畫出一個音樂時代的面貌。
2019: 金曲GMA30形象影片
第30屆金曲獎主概念為「I SEE MUSIC」,這支片長35秒的三維短片嘗試表現(xiàn)出音樂人接觸音樂到獲得金曲獎的歷程:圓球象征音樂人的自我修煉,他奮力向上,與外界接觸后碰撞翻轉(zhuǎn),沿著前進的軌道成長,吸收各種能量,激蕩出火花后形成小宇宙,最后登入音樂圣殿,并綻放出萬丈光芒。
2018: 金曲GMA29主視覺
2018年的第29屆金曲獎主題是「未來ING」,主視覺以「復誦」(Repetition)為設計概念,將邀請的八組各具特色且爆發(fā)充沛的新生代音樂人拼貼在一起,組成一幅另類的音樂人頭像。
JL DESIGN為29屆金曲獎帶來了截然不同形象,他們以拼貼的設計手法串連新世代主張,貼紙、噴漆、海報、hashtag,結(jié)合海報宣傳字型與反叛革新媒材,迎接華語樂壇無限未來。
2017: 金曲GMA28主視覺
2017年的第28屆金曲獎主視覺由曾為金曲歌王歌后蔡依、俊杰、蔡健雅打造專輯視覺策劃的顏伯駿操刀。
邀請國際時尚雜志攝影師江民仕與造型師林修瑋共同腦力激蕩,以及征戰(zhàn)紐約時裝周的模特兒張纮齊和風格獨樹一幟的趙曉賢,穿戴搜羅各國的服裝配件,以材質(zhì)樣式突顯載具特色,巧思象征黑膠、卡帶、CD、數(shù)位、未來的共五款音樂載具的意象構(gòu)圖,孕育成為今年國際時尚年輕化的金曲主視覺。
“金曲28”系列視覺:黑膠
復古風華,2017強勢回歸。
2007年,全球黑膠唱片占實體專輯銷售的0.2%,2016年,全球黑膠唱片占實體專輯銷售的11%。誰說被淘汰就沒機會翻身?
“金曲28”系列視覺:卡帶
剪不斷理還亂,咬帶叫人最心煩。
再制拷貝始祖,曖昧傳情必備武器,抱歉你是B面第一首,好配件但不主流。
“金曲28”系列視覺:CD
曾經(jīng)最風光,堅持不退場。
昔日白金盛世,硬核花招百出。而今世代交替,尚余風骨猶存。
“金曲28”系列視覺:數(shù)位
資訊吃到飽,選擇成煩惱。
數(shù)位戰(zhàn)國時代,串流百家爭鳴。不怕你聽不夠,只怕你聽不完。
“金曲28”系列視覺:未來
載具萬變,音樂永存。
當意識認知身體僅是載具,當音樂超越格式撼動靈魂。
全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