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博物館”榮獲2021德國國家設計獎German Design Award

資訊頻道 - 新聞 來源:中國設計在線 作者:cdo 2020-12-21

近日,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設計作品“昭君博物館”榮獲德國國家設計獎(GermanDesign Awards)之“卓越建筑設計類別” 特別表彰獎(Special Mention)。這也是昭君博物館繼WAF中國獎年度優(yōu)秀作品獎后獲得的又一項國際獎項。

1 (1)

德國國家設計獎是由德國設計協(xié)會(German Design Concil)頒發(fā)的國際獎項,必須由德國設計委員會推薦的作品才能獲得提名,被提名參賽的作品多數(shù)為國際設計獲獎作品,因此該獎項又被稱為“獎中獎”。2020年共有來自69個國家和地區(qū)的300項作品參與角逐。

評審團評語 

建筑入口通過兩個類金字塔體量構成寬敞的楔形入口,很好的回應了與軸線和遺址的關系。設計采用了經(jīng)典的建筑構成語言,設計手法清晰而邏輯明確,使這個具有紀念性的博物館建筑看起來很具有當代性。建筑體量與入口廣場的巧妙處理令人印象深刻,使游客即使從遠處也能看到遺址,借此引起游客的好奇與興趣。

獲獎項目概況 

昭君青冢夯土而成,其上曾有木構建筑,“土與木”是昭君青冢的場域特征,也是中國古建筑的代名詞。昭君博物館位于中國內(nèi)蒙昭君青冢景區(qū)的軸線南端,兩個覆斗狀的建筑體量形成V形缺口,巧妙地將軸線盡端的昭君青冢影像疊入立面,楔狀下沉廣場通過標高的升降引發(fā)游客與青冢間的視覺變化,這些都使博物館與歷史遺跡間形成了良好的時空對話。建筑運用當代技術重構新的“土木”,外墻采用了仿夯土的特種混凝土掛板,入口棚架與遮陽采用膠合竹材料,傳承了中國建筑的精神。

關于選址 

昭君博物院景區(qū)位于內(nèi)蒙古呼和浩特市南郊6公里處,現(xiàn)有場地以青冢為視覺中心,沿中央神道主軸兩側(cè)建有原和親園、匈奴博物館等建筑。博物館新館選址在神道南側(cè),守住神道兩端,與青冢遙相呼應,并且串聯(lián)整個場地。新館不單作為舊館的升級,也起到景區(qū)大門的作用。新館設計為一種謙遜的姿態(tài),進行自我弱化,降低高度、調(diào)整虛實以凸顯北側(cè)的昭君青冢,青冢與新館形成和諧的主次關系。同時新館的外輪廓成為青冢的天然景框。

1 (1)_副本

中軸線上博物館與青冢的共生關系

昭君博物館的選址于昭君青冢軸線的南端,按照我國文保規(guī)劃的現(xiàn)狀,這樣的方案選址一般很難實現(xiàn)。但由于青冢地塊局促,昭君博物館又很難在和文物區(qū)完全不相干的位置上建造;現(xiàn)狀在青冢南延軸線兩側(cè)已建有近現(xiàn)代建筑,基本上呈由北向南歷史迭代向下的過程,昭君博物館正好處于近現(xiàn)代歷史延續(xù)的位置。

1 (2)_副本

▲ 昭君博物館區(qū)位圖

新館地處整個景區(qū)的南延和軸線起點,不僅要和青冢產(chǎn)生某種時空對話的關系,還要和近現(xiàn)代歷次疊建而成的軸線產(chǎn)生關系。同時原有景區(qū)級別從4A提至5A,新館又承載了包括游客中心、餐飲、銷售旅游商品等一系列功能。因此這個選址為設計帶來了更多挑戰(zhàn)。

博物館以兩個覆斗狀體量分列在中軸兩側(cè),兩個錐體各自旋轉(zhuǎn)45度,對角以廊橋相連形成對青冢的環(huán)抱態(tài)勢,體現(xiàn)了昭君文化中“和”的精神;建筑的虛實處理形成了新館與青冢和諧的主次關系,同時新館的外輪廓成為青冢的天然景框,兩個體量間V形的缺口巧妙地將遠處青冢的影像嵌入到新館立面當中,使得在城市道路上也可以窺見青冢的影像,成為穿越時空的時代標志。

1 (3)

▲ 從青冢延伸而來的軸線(由北向南看)

昭君博物館是為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七十年大慶而建設的。由于種種原因,建筑師從接到這個項目到預計完工只有兩年,留給設計的時間只有很短的幾個月,甚至很多設計問題會在施工過程中解決。于是我們要構筑一個快速建造和搭建的體系,讓它能夠在短時間內(nèi)完成。快速搭建和建筑的相對永恒性之間要取得一個平衡,這對于建筑師是非常大的挑戰(zhàn)。

土木印象 

關于形式,設計考慮得并不多,并力求讓房子回歸一個最為低調(diào)或者最為自然的狀態(tài)。項目的主持建筑師曹曉昕說:昭君博物館和我以前做的房子,或者說和所謂絕大部分現(xiàn)代建筑有很大差異,看不到太多的手法。我想用材料營造這個空間,所有的建筑語言也都是屬于這個材料的語言,與其說是對形式的構想,不如說是對材料的構想。

昭君青冢是由人工積土夯筑而成,據(jù)考古推斷,其上曾經(jīng)有木構樓閣建筑。我們當今再建的時候,更愿意用一種新“土木”跟它取得材料上的對話。當然,現(xiàn)在不適合再用夯土,我們用混凝土作為新“土”來構建整棟建筑的表皮,同時采用了膠合竹材料的竹鋼作為“木”的對應。

1 (4)

▲ “土”與“木”的結合

混凝土實際上和夯土具有某種相似性,它們都屬于冷膠凝性材料,生土在夯土過程中也會加入灰料,產(chǎn)生一些化學變化。昭君博物館的突破在于抓住了兩種材料工藝的相似性,我們也思考用混凝土做“夯土”和真正夯土的差異在哪?由于需要在短期內(nèi)建造完成,昭君博物館采用了大量工廠預置的混凝土掛板,板縫干脆沒有處理,完全地暴露出來。這暗含著我要表達的技術倫理——這是板而不是真正的夯土。

1 (5)

▲ 仿夯土混凝土掛板——新的“土”

我們在竹鋼結構的設計中加入大量的斜桿,受拉和受壓的這些斜桿形成一個巨大的雨棚作為景區(qū)入口。在當下的工藝和快速建造的前提下,膠合木結構之間不可能再采用榫卯連接,而是采用了角件連接,但是通過對構造的設計,只有一些比較細小的銅拴釘?shù)念^暴露在外面。這樣的工藝暗示既達到了材料的相似性,又保持了現(xiàn)有材料和傳統(tǒng)材料的距離,讓它們在“像”與“不像”、“熟悉”和“不熟悉”之間去和青冢取得對話和聯(lián)系。

1 (6)

▲ 入口處膠合竹材質(zhì)的寬大雨棚 —— 新的“木”

空間營造 

為了讓游客更好體驗博物館與歷史遺跡的歷史對話,博物館南側(cè)園區(qū)入口處設計了巨大的漏斗形下沉廣場,通過標高的變化,引導遠方的游客進入并穿越建筑,青冢的圖像在游客穿越過程形成“窺見-窺不見-消失-顯露-全部呈現(xiàn)”的場景感變化,強化了博物館與兩千多年前的昭君青冢的視覺對話。

入口上方連橋以“正負”三角窗將遠處的昭君青冢納入景框,內(nèi)外景觀交融,人工的展品與歷史的遺跡巧妙結合。

1 (7)

▲ 貫穿園區(qū)景觀軸線的三角框景窗

昭君博物館的主要功能為收藏、陳列、研究和展示漢匈文化與文物。建筑分為東西兩個展廳,東側(cè)昭君生平展廳設計了圓形的中庭空間,水平的曲線坡道和走廊營造出舒緩柔美的空間氣質(zhì);西側(cè)匈奴歷史展廳設計了矩形中庭空間,整面的夯土墻從地面一直貫穿到天窗下部,天窗被密肋切分成數(shù)個三角形窗格,強調(diào)了硬朗與凝重的空間主題。

1 (8)

▲ 昭君主題展館中庭空間

聲明:站內(nèi)網(wǎng)友所發(fā)表的所有內(nèi)容及言論僅代表其本人,并不反映任何網(wǎng)站意見及觀點。

全部評論

暫無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