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用于貨幣和有價證券的印刷防偽技術已有十分悠久的歷史,但是,隨著近年來假冒貨物的日趨嚴重,出于自我保護的需要,越來越多的企業(yè)開始重視并采用印刷防偽技術保護自己的品牌,越來越多的群眾也注意學習防偽知識。因此,供公眾識別的印刷防偽技術隨產品以及市場需求應運而生,防偽技術在打擊假冒、保護名優(yōu)產品、維護企業(yè)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推動市場經濟健康發(fā)展中,這類防偽技術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
印刷防偽的分類
根據(jù)使用與識別的范圍,防偽技術可分為:機密型防偽、專業(yè)型防偽、普及型防偽。
由于機密型防偽不便于廣泛應用與流傳,所以機密型防偽不在此次介紹之列。
專業(yè)型印刷防偽:
需要借助于儀器、設備進行真?zhèn)舞b定,僅限于相關部門專業(yè)人員使用的防偽技術。此類產品的防偽性能有效可靠,常服務于消費領域和司法訴訟。一般而言,除簡單的熒光檢測外,檢驗手段較復雜的防偽都屬于專業(yè)型防偽范疇。
普及型防偽:
這是一種存在大眾使用的物件或者產品上便于公眾區(qū)分真假的防偽印刷技術。在物件或產品的顯要位置設置公眾易于發(fā)現(xiàn)的鮮明標記,不必借助于特定儀器、設備,用肉眼即能辨認的防偽特征。其特點是讓公眾在第一時間、第一場合的條件下就能區(qū)分真假。
常見的普及型印刷防偽技術有:鈔票上的水印、安全線、凹印圖文、縮微印刷、白光顯示全息激光、規(guī)則揭露、干涉變色、核微孔等技術。
從防偽形式上分,印刷防偽可以分為:激光全息防偽、干涉與衍射光學防偽、磁信息防偽、核徑跡與印刷、激光與印刷防偽結合等在內的物理信息防偽技術;包括特種防偽油墨、防偽承印材料在內的印刷防偽技術;包含底紋紋理、組合印刷、模切等在內的制版與印刷的防偽技術;包含數(shù)字水印、隨機編碼在內的數(shù)字式防偽等。
普及型防偽技術:
技術可靠 實現(xiàn)普及型防偽技術的可靠性主要體現(xiàn)在設計上先進與新穎,工藝上成熟獨特,選材上超常與巧妙。只有技術可靠的防偽印刷技術才能保證普及型防偽技術產品在一定的時間內不被防冒?煽啃圆粌H意味著抑制仿冒,而且具備產品的一致性、使用的一次性和質量的連貫性。顯然,那些使用普通技術、公開技術以及擴散的防偽技術所印刷的防偽產品,不具備這個先進要素,是難以起來到防偽作用的。
技術獨占為了避免假冒的普及型印刷防偽產品必須在技術上具有獨占性和不可替代性,沒有技術的壟斷,缺乏獨占“絕技”的產品隨時存在被復制和偽造的可能性,實際上,在印刷普及型防偽產品所必須的諸多技術要素中,如在生產條件、儀器設備、模具或印版、原材料及其相互組合、生產流程和加工工藝中要有一個要素不可替代的,使得不具備這種要素的仿冒者不可能實現(xiàn)對這種防偽技術的仿冒。防偽技術不同于一般技術,從產品的研制到生產,必須始終對關鍵技術進行嚴格的保密與控制,否則就會過早地失去獨占性。
識別簡單唯一 普及型印刷防偽技術的優(yōu)點在于不受時間、場合的限制,不借助任何儀器設備,老百姓僅用簡便易行的方法就能識別。普及型印刷防偽技術產品一般都是利用視覺信息作為識別點,在不同視角、光源、溫度和壓力等狀態(tài)下,顯示特征不同、顏色變化的圖案。
普及型印刷防偽技術不僅要求識別方法上簡便,還要努力做到識別結果的唯一。即從防偽產品觀察防偽圖案特征得到的結果,要么是真,要么是假,盡量避免出現(xiàn)大概、八成和可能的模糊感覺。因為一旦大量出現(xiàn)假冒,只要50%與真品相似,老百姓就會誤認為真。這會給生產者帶來許多麻煩和后患,使印刷客戶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
防偽時效 在現(xiàn)代社會里,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信息的傳播和利益的驅動,任何一項防偽技術的出現(xiàn)都會有被防冒、復制的可能。由于普及型印刷防偽技術產品的識別特征的公開化,其被防冒的可能性比專用印刷防偽技術要高得多。因此,任何一項普及型防偽技術都有一定的安全使用期限,即所謂的防偽技術的時效性,當然這個時效越長越好,越長說明技術越過硬。對于防偽時效,各國都沒有最低的規(guī)定,但是普及型防偽技術產品的安全期限至少應在一年以上。為了延長和檢驗防偽時效,一項防偽技術產品除綜合使用幾項普及型防偽技術外,到少還應使用幾項專業(yè)防偽技術包括用戶和權威部門分別能夠識別與鑒定的密碼、暗記及特征。例如人民幣的印刷防偽技術。
成本可接受 普及型印刷防偽技術產品的生產是為了滿足生產環(huán)節(jié)和流通領域中防偽保真的需要,是一種進入市場的特殊印刷品。因此,普及型印刷防偽技術產品應當盡可能降低成本,其價格應該控制在商品價格的1%以內。

全部評論